
综合实力学科建设:学校有 1 个一级博士点,13 个一级硕士点。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评 B -。通信工程、电力电子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3 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通信与信息工程学科的综合实力位列省属高校之首。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 1600 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 560 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 100 余人次。此外,还有双聘院士 4 人,客座教授 150 余人。

科研成果: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自主研发的“嵌入式图形处理器(GPU)芯片——萤火虫 1 号”科技成果通过省上鉴定,该芯片研制成功对于我国高端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化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国内空白,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优势专业
通信工程:是学校的王牌专业,高考招生分数全校最高。该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互联网企业等单位就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该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 EDA 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从事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就业方向包括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系统运维、数据分析等领域。

电子信息工程: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工作,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软件工程:注重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可在各类软件企业、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等从事软件研发、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就业前景
就业数据:从整体来看,西安邮电大学的就业情况较好。以 2024 年为例,已就业的学生中,47.36%的人选择在陕西省工作,16.46%的人选择在广东省工作,12.33%的人选择在北京市工作,4.04%的人选择在上海市工作,3.69%的人选择在浙江省工作。就业单位性质方面,53.89%的人签约民营企业,18.36%的人签约国有企业,4.46%的人签约三资企业。

就业优势:学校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华为、中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特别是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兴起等,都为西安邮电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在 5G 网络建设、物联网系统开发、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综上所述,西安邮电大学综合实力较强,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优势专业特色鲜明,与信息产业紧密结合;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在信息通信领域及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前景还会受到个人能力、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和实习,提高就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