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酿百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常识

毒龙是什么意思啊(王维唐诗中的"毒龙"是骂皇帝吗?)

2024-09-19 11:30:08
浏览:100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诗人王维在南阳临湍驿遇见南宗的神会大师,从此信仰了南宗。王维因此留下了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能禅师碑》。王维40岁以后的诗文中,开始频繁地使用佛书故事与禅宗意象,其中引《维摩诘经》入诗是比较多的。

长安城南有个香积寺,寺名源于《维摩诘经·香积佛品第十》:“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维摩诘说,香积国的香,谁都比不了,“最为第一”,哪里的亭台楼阁都是香做的,香积佛亲自在那里说法。不用文字,也不用嘴说,只须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就可以悟道。长安香积寺的寺名及深意,就是《维摩诘经·香积佛品第十》中所说的。

雨中香积寺

王维专门去了香积寺,去几趟已不可考。还为我们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由远及近,由动及静,最后一句”安禅制毒龙“由外及内,以定禅心驱心魔,拔高了整个诗的画面与意象,堪称一绝。

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龙一直被视为一种神圣、吉祥的动物,我们还自称为“龙的传人”。龙的纹饰,作为权力的象征,成为天子的专属,皇帝则有“真龙天子”之称。

而与之相反是西方文化里龙则是邪恶的象征,《圣经·新约》里的“蛇”引诱夏娃犯罪,从而被视为邪恶、魔鬼的化身,加之其形象与龙相似,故而“龙”也逐渐成了“魔鬼”、“撒旦”。这句诗里的“毒龙”,不会让皇帝引起忌讳,确实有点奇怪。我们看看唐朝别的诗人其实也这样写过。

定力超香象,真言摄毒龙。——唐·顾况《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唐·张乔《华山》

幸亲方便力,犹畏毒龙欺。——唐·刘长卿《狱中见壁画佛》

事实上唐朝是个理佛的国家,对文化管制也很宽松。这要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这些诗人脑袋都不够砍。

而诗中的“毒龙”所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来源于一个佛经故事。

说很早以前有个龙王,名叫拔抵,生性暴虐无常,经常用风雨霹雳祸害百姓生灵,搞的民不聊生。当时有佛界罗汉们就商量,这样搞不行啊,再没人管它,生灵都要灭绝了。然后就准备去劝阻他。

于是罗汉们向佛陀请示汇报。经佛陀同意,于是派一万罗汉共同前往,准备劝化龙王。

龙王一看,一万罗汉是吧,我不在乎,继续刮风下雨、闪电霹雳,居然把一万罗汉打跑了,仓皇逃回。

佛陀在耆阇崛山上解情况后,心想必须亲自出手了,又带了一万菩萨、一万罗汉共同前往龙宫。

龙王一看,又来了,这是不让人睡觉啊!不放大招是不行了,于是刮起了十二级台风、下起了超大个冰雹,杀伤面积长宽可达四十丈,掉地上都要入地四尺深,龙王说“别走了,臭和尚,我把你们一起埋了吧”。

这时众罗汉们吓坏了,都靠近佛陀的身边。但是奇迹发生了,冰雹接近佛陀时,全都变成一把把华盖。那场景就像撑起了无数把华丽的雨伞,层层叠叠。众罗汉欢呼拍手叫道:“哇,好美啊,再来一把”。

龙王气的头发昏,立刻把自己的身躯变得无比坚硬,身高达四十丈,向佛陀和众菩萨罗汉们扑去,但效果基本等同于苍蝇撞墙,不久自己就扑倒地上去了。众小龙们也倒下了,动弹不得。

佛陀说:“小样儿,你服不服?”

龙王抬起头、睁开眼,看着佛陀,敬畏至极。心想再不服,佛陀把我当面条煮了怎么办。

龙王因为临终一念,命终上生天道,成为天王;其余小龙命终之后,也都成为天子。他们成为天人,再度下到世间,住在佛陀身边(这待遇还是不错的),终修成正果。

这就是诗中“毒龙”来历,后来常引喻为用禅心驱除心魔。

王维与《维摩诘经》缘分很深。不读《维摩诘经》,不影响我们阅读王维。读了《维摩诘经》,对王维许多诗的理解就更方便更深入。王维的许多山水田园诗,看似写景,实是参禅,有令人顿悟的艺术美感,也有诗歌的思想性和丰富的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与张力。